采购部门的机制设计
发布时间:
2022-08-23
在成熟的制造行业,物料采购成本往往占到整个工厂成本的一半以上,按照国家物流及采购业联合会的不完全统计:物料采购成本每降低1%,企业利润可增加5%-10%。在过去传统管理学思想影响下,我们大多都采取的是:在同等交期、质量等等前提条件下,价格最低者中标,这是过去的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。但是这种价低者中标机制导致很多问题: 1、供产关系紧张、相互博弈,配合度越来越差 2、虽然采购成本下降了,但是交易成本不断上升 3、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

在成熟的制造行业,物料采购成本往往占到整个工厂成本的一半以上,按照国家物流及采购业联合会的不完全统计:物料采购成本每降低1%,企业利润可增加5%-10%。在过去传统管理学思想影响下,我们大多都采取的是:在同等交期、质量等等前提条件下,价格最低者中标,这是过去的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。但是这种价低者中标机制导致很多问题:
1、供产关系紧张、相互博弈,配合度越来越差
2、虽然采购成本下降了,但是交易成本不断上升
3、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
解决办法:动态采购比例机制
在同等交期、品控的情况下,从报价最低的供应商当中选择两家,每半年或者一年(根据上游原材料情况而定)安排一次招投标。起码安排不少于三家企业来竞标,规则:供应商报价比平均价每低1%,采购比例上升20%,反之则反之;
举例:
供应商A(原供应商)按照过去价低者中标,他是供应100%。本次招标新加入“供应商B”和“供应商C”一起报价。A报价是10.3元、B报价是9.7元、C报价是10.5元。
传统做法:A和C出局,B中标,接下来供应商由A变成B,整个系统要对接一系列的问题,且不说这里面的交易成本大幅变化,同时还会出现动荡的问题。
解决思路:A报价是10.3元,B报价是9.7元,平均价是10元。A企业比平均价高出3%,则供应比列下降60%,A的新供货比例就是100%-60%=40%。
B报价是9.7元,比平均价低3%,则供货比例上升60%。
最终经过机制设计咱们变化为“一品两供”,A供货40%,B供货60%。然后两者之间加权平均的最终采购价是在9.9元左右。
带来的效果:虽然比最低供货价9.7元高出2毛,但是安全性、稳定性以及整个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。同时,原来是企业和供货商之间的博弈,变成了A与B之间的博弈。
动态采购比例机制实施以后,从应用这套采购方案的企业三年的实施情况来看,过程当中的动态总成本,反而降低了15%,大量的交易成本消除掉了。
相关新闻
Copyright © 2022 兴盛电缆有限公司